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尚書中的堯典》(I)


《尚書中的堯典》(I)

《堯典》紀載著堯帝和舜帝向著臣工們的對話。我們不知道當時堯帝與臣工們聚集時的場景如何,但很可能不會像戲劇電影裡的宮廷場景般的輝煌奢華。今天的考古資料尚未具體呈現實際的情況,我們很難重現當時對話的情形。當孔子編修這一篇的文章時,也許他老人家也會有某些想像,但是他也跟我們一樣,無法重現當時對話的實際情況,因為堯帝距離孔子已經有一千八百年之久。如果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距離我們一千八百年之前,大約是三國時期。我們若要編纂三國時期的歷史和對話,就得訴諸《三國誌》或《三國演義》。

今天由於影視事業發達,終端媒體使用方便,我們對於三國時代的歷史圖像,大概都受到影視媒體的影響。這些圖像雖然活潑生動,也可能有相當的考究,但畢竟都不是真實的情形,看著這些圖像,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我們接觸歷史素材的時候,需要非常清楚的劃分這些影響,才有可能更真實的去體會歷史意識的深刻內涵。不過如果要享受這些歷史素材所可能產生的任何藝術呈現,影視圖像的確是一種不可抗拒的有力媒介。

古時的教育並不普遍,許多人都是文盲,無法閱讀書寫。他們接受歷史意識的方式,是藉著說書、戲劇表演、或街談巷議的方式來實現。因此他們歷史意識的建立就相當地被侷限。知識分子可以看得懂文字,但也必須在字紙堆裡爬梳出頭緒來,然後合理地建構出歷史陳述。這些陳述受到作者專業訓練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也只能從某種觀點來建構歷史,無法全面。因此我們所接受的歷史,是在各方限制的條件下所產生出來的集體作品。這些內容完全是人文的,是動態的,是盡量在良知上接近事實的,但並不是真正全面的事實。

更何況歷史的閱讀者,本身的訓練和思想各有不同,對於同一件作品,也自有些不同的領會。我會把歷史看成是人的對話。人與人對話,人與時空對話,人與古人對話,人與尚未出生的下一代的對話,人與神的對話,人與自然的對話。歷史是活潑的對話,在對話中產生場景觀念和思考,也在對話中產生集體動態的意識。只要有人,就有歷史。只要有人談論,《尚書》就活著。《尚書》中的《堯典》,也鮮活動人。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