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三)


主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個晚餐,門徒與祂同在,卻是心裏攪擾不安。主說:『你們心裏不要受攪擾,你們當信入神,也當信入我。』(約翰福音十四:1)主指出門徒應該知道祂要往那裡去。多馬對祂說:『主阿,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能知道那條路?』主說:『我就是道路、實際、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十四:4~6)光知道有神還不行,我們還得信入神的兒子。沒有神的兒子,我們就沒有道路、實際和生命,神在祂兒子身上所成就的一切,無法成為我們的實際,所以使徒約翰在他的書信裡又寫了:『凡否認子的就沒有父,承認子的,連父也有了。』(約翰壹書二:23)

主又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腓力對祂說:『主阿!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約翰福音十四:7~8)腓力顯然是認不得這位有著神本性一切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祂裡面的主。如果是我在現場,我也會有同樣的反應,因為我們對於這位神,都有一個渴慕想得見祂的願望。能看見神,是極大的恩典。在舊約的時候,沒有一個神的百姓得以見神,但在新約裡,使徒們看見了那位道成肉身的神,那是神的憐憫和恩典,也是神在祂兒子身上為我們眾人所豫備的道路。我們若是看見了子,就看見了父。主接著對腓力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麼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麼?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我從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約翰福音十四:9~10)是的,父是住在子裡面,子又住在父裡面,而我們又能住在主裡面(約翰福音十四:20),真是一幅又寶貴又奇妙的圖畫,也正是神在兒子耶穌基督裡所賜給我們的屬天啟示。

信了主之後,我滿懷喜樂,天天呼求祂的名,享受祂的同在與供應。我的妻子不久之後也信了主。有一個晚上我們到聖徒家裏去聚會,唱了一首詩歌:『當我疲困罪惡境,祂以柔愛來尋,懷我、肩我滿溫情,帶我歸祂羊群;千萬天使因此歡騰,甚至歌聲滿天響應。愛何大,尋回我,血何寶,贖回我!恩何豐,帶回我歸羊群!奇妙恩,帶回我歸羊群。』妻子坐在我身邊,一面唱,一面掉下眼淚,我馬上感謝主,因為我知道她得救了。我的妻子也被主帶回羊群中,我們真是一起回到了家,是神為我們眾人所豫備的家,也是神自己的家。

剛信了主,雖然滿身喜樂,但畢竟肉眼看不見主,有時候也有不踏實的感覺,心裏頭常會問自己說:『這麼一信是真的呢?或者僅僅是個心理現象。』有時候,我也同情那些尋求神蹟的人,因為只有神蹟才能使他們啞口無言,不再反對神的存在。但是主卻又對那些一直尋求神蹟的人,有種說不出的嘆息。主說:『這世代為甚麼尋求神蹟?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了。』(馬可福音八:12)主在地上確實行了神蹟,也有許多人因看見主所行的神蹟,就信入祂的名,但是主卻不將自己信託他們,因為祂知道萬人。(約翰福音二:23~24)神蹟的出現,是為著不信的人,而不是為著信的人。如果我們都需要藉著神蹟來相信,主如何能把祂自己信託給人呢?我們屬靈生命幼嫩的時候,主有時會顯一點神蹟堅固我們的信心,但不能一直停留在追求神蹟的階段,如此反而要叫聖靈擔憂了。

一九八五年年底,我的博士論文只剩下一組數據要分析。這一組重要的數據,是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在美國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取回來的數據。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當時有個迴旋加速器,它所能夠提供的質子能量,正好符合我的研究。在經過了數個月的精心準備之後,我駕著由匹茲堡大學校方所提供的汽車,小心翼翼地將實驗樣品載運到當地,進行為時一個多星期的實驗量測。所有的實驗數據都儲存在一捲一捲的電腦磁帶上。回匹茲堡以後,我將磁帶放在讀取機上,使用電腦程式,嘗試將這些數據一一地讀出來。這關係到我的博士論文,如果順利完成數據分析解讀並寫成文章,只要再經過一個口試,就可以拿到學位。如果數據分析不順利,則會影響到我的畢業規劃。

信主之前,我的幾組數據都是在匹茲堡大學物理系取的,對於所有數據的讀取和分析,從來不曾出現過任何的問題。這一次從普林斯頓大學取回來的數據,像一個挖不開的金礦,無論我怎麼嘗試,數據就是拒絕出現在終端機的銀幕上。我無可奈何地敲敲指導教授研究室的門,向他報告這個惱人的問題。我的指導教授仔細地聽了我的報告以後,表示他也無能為力。然後他提出他的看法,他說:『Ping, It is disturbing. There are two choices you can make. One is to go back to Princeton. I am sure you can do a good job there. Or you may want to do it here. Try your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Going back to Princeton is not only the money issue but it is the problem of face.』聽他這麼一說,我知道搭飛機去普林斯頓大學作數據分析,是最後一個萬不得已的選擇,我最好待在匹茲堡大學,兢兢業業地作完我該作的事,這是一個“面子”問題。我從來沒有想像過一個德裔的美國大學教授,會跟我提到“面子”問題。但事已至此,只好回到電腦終端機前面,繼續我那幾乎沒有任何成功可能的嘗試。

一九八五年的電腦,可不像今天有那麼多的軟體資源可以使用,而且一部學術研究用的電腦,得要佔一個大大的房間,什麼筆記型電腦啦,iPad啦,都是未來世界的科技產品,桌上型電腦剛剛出現在我們的研究桌上,電腦網路的建立,也還在它發展的嬰孩期。所以,一九八五年的電腦使用起來,需要費一點力氣。我坐在銀幕前面,把那些讀取磁帶數據的程式打出來看,沒有一條指令我看得懂,因為那是以非常“古老”的機器語言寫成的,我知道毫無盼望,一點盼望都沒有了,隔天還是回到指導教授的研究室去求救吧!這一次我的指導教授給了我一點希望,因為寫這程式的教授正好在星期五要到系上來演講,講完以後我可以和他討論一下。我想這大概就是主為我這個剛信主的屬靈嬰孩,開了一點的路。

星期五到了,我滿懷著希望,耐著性子在演講廳聽完了演講,迫不急待地將我列印下來的程式表單拿到這位能以“古老”的機器語言寫程式的教授面前,期望著他能夠迅速解決我的問題。當我滿心期待,又心存感激的時候,這位先生拿起程式表單快速地巡視了一下,然後搖搖頭,帶著一個非常抱歉的表情跟我說:『Mr. Li, I am sorry. I can not help you out here. This is a program I wrote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Even I am not able to recognize what I was doing at that time. You have to seek other solutions out. I am really sorry!』幾個“抱歉”就結束了我們短暫的談話。這時,所有的路都絕了,一點小小的曙光也熄滅了,看來我的博士論文可得還要等一陣子了。我嘆了一口長長的氣,拖著重重的步伐,回到了我的研究室。

那一天晚上,天顯得特別的黑,心情盪到谷底。我和姐妹到學生餐廳用完餐以後,又回到了研究室電腦終端機的前面。這就是在美國研究生的生涯,常常得待在研究室,作那些作不完的研究工作。不過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晚上,研究室裡躺著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我還是坐了下來,打開終端機,把那些看不懂的“古老”機器語言,再打出一遍來看看。一條一條的指令,有次有序地出現。每按一個“carriage return”鍵,就出現一行指令。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作?反正是看不懂的,這些指令之於我,猶如地球人碰上火星文,a series of nonsense。但是我還是作了,也許死馬當活馬醫吧!也許有什麼奇蹟會出現也說不定。

當我把一條一條的指令打到中間時,裡面突然有個帶領:“就把這兩行刪掉吧!”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就把我完全看不懂的兩條以“古老”的機器語言寫成的指令完全刪除,然後裡面又出現另一個帶領:“關上程式指令,送進電腦跑一跑。”我把程式跑了一下,哈利路亞!數據全讀出來了。我不可置信地望著我姐妹的臉,那一霎那,真是全身觸了電般地震撼,我和姐妹都跳起來讚美主。我知道,主是藉著這件小事顯明祂是我和姐妹的神。如果有人問我說:『這是怎麼回事?你是看見了什麼?或者你是聽見了什麼?』我要說:『沒有,我什麼都沒有看見,也什麼都沒有聽見,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安安靜靜,卻不得不順從的帶領。』我們的主,真是奇妙的救主。

之後,主也給了一些相當奇妙的經歷,但那大部分是為著福音,為著教會的緣故。只要真碰見主,並在祂的憐憫中來經歷祂,我們就能知道祂真是我們的神。許多門徒開始跟隨主的時候,聽見主的說話,看見主的作為,知道主在地上,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有三年多的時間主與門徒同在,生活在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吃飯睡覺並禱告。門徒並不清楚祂是誰,頂多猜想祂是從天上來的那一位,但是對於主的真正身分和祂在地上所要完成的工作,也沒有太多的領會。他們可以稱祂為主,或夫子,但是主耶穌是誰?仍舊需要主自己來顯明。多馬和腓力在約翰福音十四章裡的提問,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那是主在上十字架之前,特別的發表。約翰福音的確是一本啟示奧秘的典籍,所有的信徒應該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這要帶領我們與這位奇妙的神與救主有一個生命的交通與聯結。

主耶穌在地上服事的時候,有許多人跟著祂,為的是要看神蹟,或者是像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一般,要找出可以控告祂的事情。我們信主的人跟隨主,不能像他們一樣,尤其是關乎神蹟的事。今天有許多人非常重看神蹟奇事,因為經上記著,主耶穌行神蹟,那些跟隨祂的使徒也可以行神蹟,使徒行傳裡的保羅也行神蹟。是的,我們的主會在需要的時候行出神蹟來,我自己也經歷了一些,但是人不一定會因著神蹟而得救,如果他們真碰見主了,那他們一定得救。我記念我的朋友在廿七年前向我傳福音的時候,只引聖經的話並帶我禱告,使我能確確實時地碰見主。也因此往後我傳福音的時候,總會邀請福音朋友到主面前來禱告,幾乎是九成以上的朋友,都會答應我的邀請。我發現一旦他們在地上開始了禱告,就有了得救的盼望。神蹟奇事充其量只能滿足人的好奇,對於神在祂永遠計劃裡所要完成的事,並沒有太多的益處。況且,在眾人面前大顯神蹟奇事,到底是要顯明神的作為呢?或者是要顯明傳道者那不可思議的超凡本事?我們不是要叫人看見自己,乃是要叫人看見神。人若存著顯揚自己的心,那是極端的羞恥,神所造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以賽亞書十四:12~15),不就是這樣的光景嗎?我們絕不能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摩太前書六:5),那是大大的得罪了神的事。保羅弟兄對他屬靈的孩子提摩太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六:6)

主復活的那一天清早,馬利亞來到墳墓外面哭泣,並且低頭往墳墓裡看。她看見兩個穿著白衣的天使,坐在原來安放主耶穌身體的地方,但看不見主的身體。天使問她說:『婦人,你為甚麼哭?』馬利亞回答說:『有人把我的主取了去,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在那裏?』然後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著,卻沒有認出祂來。主耶穌對她說:『婦人,為甚麼哭?你找誰?』馬利亞以為是個看園子的園丁,就對祂說:『先生,若是你把祂移走了,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在那裏,我好去取祂。』主耶穌對她說:『馬利亞!』馬利亞馬上認出是主,並且轉過身來以希伯來話回答說:『拉波尼!』(意思是夫子)主耶穌馬上又她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裏。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到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那裏,到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那裏。』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了主耶穌的弟兄們。所有這些的事,都記載在約翰福音第廿章裡面。

“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是主耶穌復活那一天清早,向著一位迫切尋求祂的姐妹所說的話。這句寶貴的話,是主在祂復活的新鮮裡說出來的,是屬於你的,也是屬於我的,感謝讚美主,阿們!

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二)


雖然我在年青的時候,因為學物理的關係,與信仰保持著一個相當遙遠的距離,但並不是就不會去探索我為什麼活著的問題。每當夜深人靜一人獨處時,看一看鏡子裡自己的反射影像,總會生起一種奇特的感覺。人的存在顯得多麼不可思議。你不知道你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會往那裡去。如果這種有意識的生命,就是活個幾十年,然後兩腿一蹬呼出最後的一絲氣息,消失得無影無蹤,那生命本身就顯得相當的荒謬,毫無道理可言。生命不應該是這般虛幻,它應該是比我有限的領會深刻得多。因此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埋身於書籍中,盼望能尋得一些賢人智者的解答。哲學家的反應,常是孤芳自賞的高,宗教家的反應總是摸不著邊的奇怪。有時候得到一些頗為挑動心弦的話語,但總覺得是優美的文學發表,帶著些許詩意的夢幻,解決不了實際的生死問題。

一升大二的暑假,我逛書店,買到一本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一本大部頭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我ㄧ打開書頁,就停不下手。那是一本敘述一個音樂天才,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音樂,是約翰克利斯朵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元素,他在音樂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許多不凡的經歷。這一本書的主角,是以莫札特,貝多芬等人作為背景角色。整本書不僅充滿了音符,也深具生命感染力和爆發力。讀了這本書,我對生命有一種清新的體會,整個年青的心靈也不禁快活起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盡其所能地張開身體上的每個細胞,吸收所有叫我覺得有意義的東西。但是當年歲稍過,我就覺得還不那麼踏實。生命的成長奔放是屬於年青一代的專利,年歲一過,又當如何?克利斯朵夫不也是在音樂的幻象中與死亡搏鬥嗎?羅曼羅蘭在終頁寫下“永別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標題。這是向一位偉大音樂天才的道別。雖然他說:『我自己也要向我過去的靈魂告別,把它當作空殼扔在身後。生命是連續不斷的死亡與復活。克利斯朵夫,讓我們一起死去,並迎接新的生命!』雖然羅曼羅蘭在這裡提到了復活,但聽起來像是一場夢,一個安慰著天才的夢囈之語,不那麼踏實。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九八零年,我出國唸書,來到位於美國賓州的匹茲堡市,又碰見了一些基督徒。這些信了主的朋友在校園裡頭組成了中文查經班,對於剛到校報到的留學生,會擺上許多的關心和照顧,我想那是為了主和福音的緣故。感謝主!週末在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總會談到主。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感覺溫馨舒暢。有一天我被邀請到一個家裡吃飯,還是談到對於主的信仰。我以自信的口吻跟他們說:『我相信這宇宙中有神,但這位神是非常的大,世上的每一個人,祂都得照顧。所以在西方,祂以耶穌基督的姿態出現,在東方以佛陀的方式出現,在回教國家以阿拉的身分出現,為的是要拯救地上所有的人。』我以一個自信的口吻,換來一絲無奈的微笑。信主的人,的確擁有無比的耐心。我們得要為著這些忠信的基督徒感謝神。

一九八五年年底,匹茲堡城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購物中心和許多住家都披上一層濃濃的耶誕味。我和妻子選了一個還算晴朗的週六中午,驅車到一家中國餐館享受一下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中國菜。正好有一對好朋友也出現在餐廳裡。我和妻子結婚的時候,正是這對夫妻幫我們張羅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當時他們跟我們一樣,也都還沒有信主。那一天在餐廳碰見,他們都已經是非常愛主的基督徒了。吃完飯以後,他們邀我們到他們的新居去坐坐聊天。我和妻子欣然答應。到達他們家大約是下午三點鐘。我們坐下先聊聊家常,不多久談話的情勢分為兩群,我和先生,妻子和太太。我的朋友逐漸的把話題引到主的身上,我倒也沒有拒絕,心裏懷著一些疑問,不時地向他請教。平常其他的時候,碰見了這樣的話題,我還是會以“自信的口吻”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但是那一天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心裏好像有一種帶領,要我只提疑問,不要“發表演說”。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朋友講主的時候非常專注,似乎主就在他的身邊。我有眾多的問題,他都能提供給我滿意的答案,我心裏充滿一種溫和平安的感覺,好像他身邊的救主霎時間也來到我的身邊。但是我還有一個問題,我問他說:『聖經既是一本這麼古老的書,我相信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在聖經裏面不會提到吧!』我的朋友回答說:『哦!你說說看。』我說:『聖經裏不會提到地球是圓的吧?』我的朋友露出一絲微笑說:『聖經裏有提到地球是圓的。』然後他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聖經,翻到以賽亞書第四十章廿二節:『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又翻到約伯記廿六章第七節:『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這兩句聖經上的話,瞬間把太空人拍攝地球的影像送進我的腦海中。我瞪大眼睛,半响說不出話來。當下,神把時空都為我凝固了。祂正在向我顯明祂是神,可以成為我的救主。我心思裡一切的疑問和困擾都一掃而空,我感覺得了釋放,整個人都要飄起來。啊!原來碰見主就是這樣。

從下午到晚上,整整有八個小時的時間,我的朋友一直和我講到主,以及我應該要如何的向主反應。接近半夜了,我和妻子準備向主人告辭回家,我的朋友拉著我說:『在你們回家之前,可不可以和我ㄧ起禱告?』我答應了。他帶我向主認罪悔改,我也閉上雙眼,以小到耳朵聽不見的聲音,向主獻上第一次的禱告,只覺得身上重擔盡卸,似乎有種奇妙的光采,浸透了我整個人。由心的深處,湧出一種歡喜的快樂,瀰漫我的全人。頓時我清楚地領會,我是真的信了,信入那一位真正的救主和神。雖然還未曾打開聖經中的任何一頁,但是我知道,從這個奇妙的時刻開始,我這個人真正的不同了。主帶著我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與範圍,我是不一樣的一個人。那一天半夜開車回家,車外的寒流把溫度降到攝氏零下十度左右,比電冰箱裡的冷凍庫還低的溫度,但是我ㄧ點都不覺得寒冷,整個身體是暖烘烘的。

認識神,不僅要認識祂是那位創造宇宙萬有的神,還得要認識並接受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認識祂是那位神所豫備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約翰福音一29)主耶穌的名,是祂出生成為一個人的時候,神為祂取的名。(馬太福音一:21)“基督”的稱呼,是因為祂是神的受膏者,也就是舊約希伯來文裏的“彌賽亞”。神在創造萬有之前就有一個旨意,要藉著祂來創造萬有(約翰福音一:3),並將萬有歸於神自己。(哥林多前書八:6)神的兒子受膏,在地上生為一個人,就是為著要完成父神永遠裡的計劃,這個計劃原隱藏在創造萬有之神裡面,乃是藉著耶穌基督才顯明出來。對於這個永遠的計劃,我們也可稱之為“永遠的經綸”。如果沒有神的兒子,神的計劃無法完成,有了神的兒子,神才有辦法完成祂的經綸。這是神自己揀選的一條路,祂既然決定了,就不會改變。因為我們的神,是永不改變的神。

約翰福音第一章開頭就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一:1)中文翻譯裡的“道”一字,英文是“word”,我們也可以把它翻為“話”。讀經的人都清楚,這裡講到的“話”,乃是指著耶穌基督說的。唯有藉著子的說話,才能把奧秘的神發表出來。舊約時代,神是藉著眾先知說話,在這個末後的世代,神是在祂的兒子裡說話。(希伯來書一:1~2)神在祂兒子裡的說話,把我們眾人都帶進神的豐富裡。

歌羅西書第二章裡有句話:『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二:9)英文欽定本聖經裏是說:『For in Him dwelleth all the fullness of the Godhead bodily.』中文和合本聖經中的翻譯將“Godhead”翻成“神本性”。在整本希臘文聖經裏,與“Godhead(希臘文:θειότης)一字相關的經文一共出現過三次,分別是在使徒行傳十七章29節,羅馬書一章20節,以及歌羅西書二章9節。這個字在聖經裏的意思是“神的本性”,“神性”,或“神的性情”。就聖經中的啟示中看來,神的本性是隱藏在祂的創造裡,而神本性的特徵,則是顯明在祂的創造裡。(羅馬書一:20)根據歌羅西書二章9節,神兒子耶穌基督身上,居住著神本性的一切豐盛。可以說,如果要有份於神一切的豐盛,我們就得聯於耶穌基督。在神永遠的計劃與經綸裡,祂乃是藉著祂的兒子,使我們能夠享受神一切的豐盛。若不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永遠是在神的外面,一旦信入了神的兒子(believe into the Son of God),我們就都可以有份於神所有的豐富。中文恢復版的翻譯裡面,把“Godhead”一字翻成“神格”,是很好的翻譯,這說明神所擁有的一切豐富都是祂那豐盛並聖別的性情。

─ 待續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一)

這宇宙中,有神。不僅有神,祂是我的神,也是你的神。這位奇妙的神可以被你完全擁有,阿們!

卅二歲之前,這句話很難從我的口中說出來,但是今天,我已經五十八歲,可說得一點都不費力。這句話已經說了廿六年,還可以一直說下去,毫不遲疑。主耶穌是我的救主,祂是那獨一無二的子神,祂的父,也是我們的父。(約翰福音廿:17)我們可以完完全全地得著這位是父,是子,又是靈的三一神,並且住在祂裡面,享受豐豐滿滿的恩典與實際。

要能毫不費力的見證主,承認有神,並且在一切的事上以祂為主,活出生命的見證,需要有主的恩典。我是一個學物理的人,凡事總得要有個眼目可見的憑證,才能相信接受。無端相信一個眼睛看不見的傳聞,是一個極大的羞恥。年青時唸大學,研究所,一直到出國去拿了一個學位,我覺得在所有的科學知識當中,物理學裡所有的內容,非常接近真理,因為有許多的自然現象,都可以寫成一條一條優美動人的方程式。這些以數學表達出來的方程式,說明了許多我們看得見的物理現象,並且在實驗室或任何一種的實驗觀測上,都能證明確實無誤。這些物理學上的特質,吸引著許多人的注目,也包括我自己。縱使有些實驗數據,可以暫時顛覆一些傳統的理論,但只要假以時日,更正確的方程式總會冒出身影,把觀測到的數據,掌握在一個更優美的理論上。所以對年青的我來說,讀物理學,不啻是在追求真理。更何況許多的物理系統,都展現出美學上的對稱性,就這一點來說,研讀物理,又可以說是一位美學上的追求者。求真,求善,求美,本是具有健康心智的人,一生追尋的目標。有了真理,有了美學,離善就不遠了。真善美,似乎隱身在迷人的物理學中,能在物理學的殿堂,成為一位司酒的祭司,應該是天大的福分。

在大學唸書的時候,曾接觸過一些基督徒。我記得有一位唸教育學院的學姐,有一天跟我談到有關主耶穌的事。我說:『我覺得你們基督徒都很好,我很願意和你們作朋友,但是我是不會信主的,因為我讀的是物理。』學姐微微一笑著說:『你不要說得太早,也許什麼時候你就信主了。』那一年,我廿一歲。十一年後,我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唸書的時候,就信了主。當我第一次開了口向主禱告,就想起了學姐給我的話,心裏實在喜樂,也願意主祝福她。

有一位英國的學者Karen Armstrong1993年出版了一本460頁,極為暢銷的著作,稱為“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這一本著作的中文本,由蔡昌雄先生翻譯,立緒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完全從學術性的角度來探討人類歷史上所出現的三大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並且在這三大宗教的教義和宗教體驗裡,來敘述神的歷史。另外還用一些篇章,討論了佛教和印度教的內容。Karen女士的宗教歷史知識淵博豐富,年青時還是天主教教會裡的修女。以她個人豐富的學養、宗教體驗和優雅的文筆,寫成一本學術上重要的經典之作。國內知名的佈道家,周聯華牧師還為這本書寫了序,鄭重地推薦給在台灣的讀者。

對神學和哲學有興趣的朋友,會發現書裡的論述細膩豐富,充分展現出作者個人不凡的才華。她可以從一種宗教裡的情境與討論,輕鬆地跨越到另外一種宗教的情境與討論裡,不受任何教義的束縛。似乎每一種宗教,都為Karen女士開了一道敞開的大門,任其自由進出,輕鬆自在。要將這一本書看成是理解神在人類歷史中概念和教義的演化,自是不無可取,但若要將這本書看成是認識神的寶典,則是緣木求魚,天差地,地差天的迷思。因為Karen女士本人雖然以修女的身分在天主教裡待了七年,卻因為缺乏對神的親身體驗,而離開了那個啟蒙她的宗教。神父兼學者的陸達誠先生曾在另一篇序言裏提到:『阿姆斯壯女士(Karen女士)是美國人,信天主教,曾入修院修道七年(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九),學了許多天主教神學,但因缺乏切身體驗,始終末入信仰的堂奧。』這一句話相當清楚地說明了作者本人的信仰狀況。

我們不能從傳統的信仰裡來認識神,也無法從人類各種文明裡的論述和敬拜裏來認識神,甚至所有嚴謹的神學系統和討論,也無法使我們真正地認識神。要認識神自己,得翻開祂給我們的聖經。聖經中最早的一本書創世記,已經有三千六百年以上的歷史。最後的一本書是啟示錄,約在主後九十六年,由主耶穌親自指定的使徒約翰在拔摩海島上完成。這一本書,有著以千年為時間單位計算的歷史,歷世歷代為眾人所誦讀,可以說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最為奇妙和珍貴的書。人對於神的真正認識,開始於聖經。神向人的啟示與說話,也是完全藉著聖經。沒有了聖經,人活在有限裡。有了聖經,人可以摸到永遠,甚至進入永遠。

聖經中對神的啟示,開始於創世記的第一章第一節:『起初,神創造天地。』中文翻譯的“神”,在希伯來文聖經裏是稱為“Elohim”,意思是“強壯大能者”(the strong onethe mighty one)。所以如果按著這意思來翻的話,那就是:『起初,強壯大能者創造了天和地。』在整個宇宙中,只有神自己是那位“強壯大能者”,其他的都不是。只有神在祂強壯大能的能力裡,能夠創造出一個浩瀚無垠的宇宙,讓人生活其中。

人很想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也用盡各種智慧和努力來理解這個奇妙的宇宙,但總是有更多的謎和不解,隨著一些暫時性的答案而衍生出來。今天我們在天文物理上的觀測,可以達到138.2億光年[1],但是人還是要問:『那麼,138.2億光年之外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天文學家會告訴你:『我不知道。』天文學宇宙論裡面,現在流行許多可能的說法,其中的一種嘗試著向人說明,我們的宇宙不是單一的一個宇宙,還有許許多多“平行的宇宙”(parallel universes),藏身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我們是這許多宇宙中的一個。整個宇宙系統應該是由無數的宇宙組合而成。宇宙與宇宙間相隔甚遠,因此無法彼此溝通,我們也因此無法觀測到它們的存在。只是可能有一些由時空扭曲所產生的“蟲洞”(worm hole),將不同的宇宙聯繫起來。而且很有可能,在不同的宇宙中,物理的法則也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在這個宇宙中所學習到的物理,到另外的一個宇宙裡完全不適用,必須重新學習。宇宙論者付予這些討論一個奇特的專有名詞,稱之為“多重宇宙”(multiversemulti-universe)。所有這些學界裡的討論,並不完全沒有觀測數據上的支持,但是同樣的數據,可以有許多的說法,這就叫人迷糊不清,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面對如此詭譎奇特的科學論述。天文物理學充其量只能提供一些可能的答案,而沒有能力提供一個穩固不破的真理。人在觀測宇宙上的努力,僅是以管窺天,以斗量海罷了。

我們對於神的認識,不是藉著學術性的討論,或者是任何傳統上的作法,乃是藉著“啟示”。“啟示”,是把蒙在真理之上的那一層幔子拿去,叫人看見就歡樂的領受。中國文字中描述神的用字,原本是“申”字。這個字的甲骨文原意裡說的是“神秘的霹靂,朝向各個方向開裂的閃電”[2]。這就叫我們想起當以色列人來到西乃山的時候,耶和華神在山上顯出雷轟、閃電,和密雲。(出埃及記十九:16)中國人對神的描述,竟然和以色列人記載的經歷如此相同,這很難說完全是“偶然間的碰巧”。另外,“神”字的部首是“示”。“示”字上頭的“二”,一短一長的兩橫,指的是“天”,是甲骨文的“天”字。下面一豎的直劃,表示由地向著天的方向[3]這個字,也叫我們想起雅各逃離了家之後,在伯特利作的一個夢,有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耶和華神站在梯子以上向雅各說話。(創世記廿八:12~13)也想起主耶穌向門徒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翰福音一:51)很稀奇,聖經裏的記載和中國人的造字,是那麼的相合,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使得以色列人和中國人這麼樣的相似?我本人沒有答案,但是簡單的一句“穿鑿附會”顯然也不夠回答這樣的問題。

從中國人所使用的“神”一字看來,神的啟示和生活在亞洲中華廣闊土地上的人之間,有著謎樣的關係,如果沒有進一步考古或遠古文獻上的證據,我們也不好說什麼,但這卻是個有趣的例子,叫人不得不引目注視。另外還有一個字,在我得救之後不久,就有弟兄告訴我說,中國人使用“義”字,也非常奇妙。平常一想到“義”,就是行俠仗義,或者是為朋友兩肋插刀。但這可能都不是造字的原意。“義”字是我頭頂上有一隻羊。當我在羔羊的遮蓋底下,就可以在神面前得稱為義。這不就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嗎?有一天主耶穌來到施浸約翰那裡,施浸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一:29)主耶穌來到地上,乃是神所豫備真正的羔羊,為要除去世人的罪。有了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獻祭,我們就都在神面前稱義了。中國人祖先造字的時候,到底是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示,可以造出這麼一個與聖經中的啟示完全相合的字,這不能說又是另一個“意外”。

即便是存在於各種文明中的蛛絲馬跡,在在都指出“有神”,但這些也都不能成為我們認識神的根據。許多人相信是有神,但不一定得救,這要看看你說的是怎麼樣的一位神。佛教裡講的是“佛”,道教裡講的是“仙”,是“真人”。不管是佛也好,或者是仙也好,這兩種宗教裡都沒有“神”,都不講神,頂多是把佛和仙看成是神,但他們從來沒有聲稱過他們是神。猶太教裡的耶和華和回教裡的阿拉,那的的確確是神。但只認識猶太教裡的耶和華神和回教裡的阿拉,也不能叫人得救,因為這些宗教都缺少了對於主耶穌基督的認識和接受。

─ 待續

參考資料:


[1] 這是由普朗克衛星(Planck satellite)上的天文望遠鏡,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分析後所得到的最新結果,於今年三月廿一日,在法國巴黎的學術討論會中發佈。請參考: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3/130321084221.htm
[3] 象形字典: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867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苦難


  人的一生,是一個奇妙的旅程,這個旅程中,充滿了許多難言的苦難。苦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的掌握住我們自己所要走的路。如果我們真是我們自己的主人了,一生中的每一步路,每一個關口,每一個結局,都可以完全由自己規劃作主,那就沒有什麼苦難可言。因為一旦豫見了苦難的來臨,你可以隨時改變策略,選一條彎路,繞過那些令人不覺得舒服的事物,為自己保持住一種“永遠的幸福”。苦難之所以有能力,能在我們的一生中如影隨行亦步亦趨,那是因為我們都不是我們自己的主人。也許有人會懷疑說,那些腰纏萬貫,呼風喚雨的企業家,那些身躋廟堂,功勳顯赫的政治家,不都是與苦難完全絕緣的“天之驕子”嗎?不!我相信凡是神智清楚的人,沒有一個會認為他們完全與苦難隔絕,天天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人的一生中,是苦難,即便過得順順當當,總也還有一個“死亡”的關口,橫在每一個人的前面,等著每一個人,沒有例外。只要是“死亡”仍在,就沒有一個人能夠聲稱:『我是一個沒有苦難的人。』

苦難聯於死亡,沒有死亡,就沒有苦難。聖經上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羅馬書五:14)今天在地上作王的,是“死”。死作了王,因此地上有苦難。當創世記裡的那條古蛇,引誘人的始祖,吃下善惡知識樹的果子的那一刻,罪就藉著一人入了世界,因此人人必有一死,死也真作了王。

人一出生,就生在死的權勢底下。每過一次的生日,就少掉一整年的壽命。人過生日的時候,不應該唱“生日快樂”,而應該惋惜已逝去的一整年寶貴的歲月。時間的腳步不會為某個人停止,每天上床睡覺的時候,就是又失去了一整天的時刻,隔天一覺醒來,又是另一個即將飄逝的一天。人的一生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顯得萬般的無奈,這就是不折不扣的苦難啊。

苦難也是一種的承受和經歷,被經歷的苦難可稱之為“患難”。人可以有苦難,但並不一定能意識到苦難,只有當他開始意識到並經歷時,這苦難就成了患難。認識苦難需要有生命的智慧,經歷患難則需要有一種特別的恩典。廿世紀基本上是一個承平的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甫剛結束,地球上,除了一些大大小小局部的衝突之外,並沒有全世界性大規模的戰爭,許多地方快速的從大戰中復原,經濟活動逐漸復甦,人在地上的生活也富裕起來。由於近代先進科技之發展迅速,人變得有能力恣意地揮霍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電腦網路更提供了快捷的資金、資訊、以及各項先進商品的流通。這些藉著近代科技發展所產生的多元風貌,從根本上,改變了地上人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許多機會過著古代帝王般的生活,甚且比過去的帝王更為舒適講究。摩西時代的“百姓坐下喫喝,起來玩耍”(出埃及記卅二:6),與今天的光景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有誰能夠有點體會,這種恣意消耗地球上有限資源的揮霍行徑,不知道要帶給我們的子孫多少苦難和災禍。人類在愚蠢無知的布幔底下,不知禍端之將近。儘管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提出各種客觀的數據來警戒大眾,但是能嚴肅面對的人又有幾個呢?我們是活在患難與苦難之中,這些患難與苦難至終要帶來一個不可逆轉可怕的“大災難”。

人最主要的問題是在於不知道前面橫的是什麼?也不太意識到,所有看得見的豐富,終有用盡的一天。銀行裏的存款會有用完的時候,喫喝起來彈牙爽口的美食有喫光的時候,顯赫的名聲地位有褪色的時候,青春活潑的花樣年華有消逝的時候,甚至天和地也都有過去的時候(馬太福音廿四:35)。當這一切都逐漸的變舊消亡,人又如何能夠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僅僅把握住短暫虛幻的幸福快樂,會使我們失去永世裏的平安和喜樂。人應該要好好的思考這樣的問題。

有一天主耶穌和祂的門徒,被邀請去赴婚筵,婚筵中酒用盡了(約翰福音二:3)。一個沒有酒的婚筵,是個令人尷尬的場面,所有的歡樂馬上停頓,所有的歌聲戛然而息。新郎與新娘面面相覤,受邀的賓客不知所措,一個令所有的禮服驟然失色的悲劇。這個時候,實在是需要一個神蹟,來轉變這種絕望的情況。正好,主在現場。我相信,主去參加那個迦拿的婚筵,不是為著婚筵中的喜慶和美食,而是為著顯出一個變水為酒的神蹟。主叫人把六口石缸都裝滿水,然後舀出來,要僕人送去給管筵席的。這從水缸裡舀出來的水,都變成了上好的酒,因此歡樂的婚筵可以繼續下去。約翰福音裡第二章的記載說,『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祂的榮耀來,祂的門徒就信入了祂。』(約翰福音二:11)。苦難、絕望、悲劇,是結束,是死亡,但若有了主,就是祝福,而且祝福中有主的榮耀,有信心的加添,這是神的恩典,將死亡轉成為生命。

經歷一點的苦難,是稍微嘗到一點死的滋味。死並不可怕,但是不認識死,這個權勢就顯得相當的恐怖嚇人,不可超越。除了死之外,在神所顯明的救恩裡,有一種啟示叫“復活”。可以說沒有復活,死就真作了王。但是在神兒子身上所顯明的復活,就叫死亡被超越了。復活擊敗了死亡,有了復活,死就不能作王。羅馬書裡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就信也必與祂同活,知道基督既從死人中復活,就不能再死,死也不再作主管轄祂了。』(羅馬書六:8~9)對於主來說,死是祂進入復活的一道門。

一般人的死,是沒有盼望,羞恥的死,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是為著要顯出復活榮耀的死。死的確是痛苦的。主上十字架前的那個晚上,魂裏極其憂傷(馬太福音廿六:38),祂在客西馬尼園裡向父神禱告:『我父阿,若是可能,就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廿六:39)。那天晚上,死的苦味充滿了主的整個人,主為著我們眾人的罪,品嚐死的每一個滋味,憂傷的感覺滲透了祂整個魂。主可以離開這個,只要祂願意。但是主卻順從了父神的旨意,喝下這死的苦杯,讚美主!

釘十字架的那天,有人經過了十字架底下,以輕蔑的言語褻瀆祂說:『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內建造起來的,救你自己罷!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馬太福音廿七:40)。那ㄧ天,從正午到午後三時,徧地都黑暗了。約在午後三時,主耶穌大聲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棄絕我?』(馬太福音廿七:46)。這三個小時的黑暗,似乎叫死亡的囂聲張狂,陰間得以大開其門,我們的救主又毫無保留的經歷了神的棄絕。但是,在主大聲呼喊,交出了祂的靈的同時,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就震動,磐石也崩裂。這是神的兒子,背負著所有人的罪,肉體,和舊造,在十字架上承受神一次的審判與痛擊。就像摩西在尋的曠野擊打磐石,流出水來解了以色列人的乾渴一樣(民數記廿:1~13),我們也都因為神一次的擊打,就從死的權勢中被拯救出來。只是摩西用仗擊打磐石兩次,不相信神的作為,不在以色列人面前尊耶和華為聖,因此不得進入神應許的迦南美地。只需一次的擊打,只需一次的審判,就叫我們能與神和好,並且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

主受死的那一天,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馬太福音廿七:52~53)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因為神兒子的死,已經衝破了死亡的拘禁,要把神在創世之前所揀選的器皿,帶進榮耀的復活裡。

人這短暫的一生,就是苦難,毫無例外。對於沒有信主的人,苦難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高牆,是宿命中永恆的歸宿。對於信主的人來說,苦難之後有拯救,死亡之後有復活,苦難乃是神兒子恩典的化身。經歷苦難叫我們成長,趨避苦難叫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童。所有神所用的僕人,都經歷相同的苦難,也經歷相同的恩典。我們可以很謙卑地說,所有的恩典和生命的彰顯,都得藉著苦難。沒有苦難,就顯不出生命的恩典。神兒子生命的恩典需要以苦難作為途徑,作為養分。安靜的生活,高薪的工作,舒適的房屋,耀眼的成就都不是恩典的展現。沒有一個真正認識主的人,在走過一段跟隨主的日子之後,還會認為一個平靜舒適的生活就是主的恩典!主可以給一些物質上的祝福,這些都不是罪,我們感謝著領受就是。但是真正的恩典,乃是要經過神的手來製作,才能顯現出來。看看約伯的經歷就可以知道,每一種的苦難和製作,都要叫我們更認識神自己,與主更親密。

剛出世的嬰孩,需要父母親隨時的照顧,父母親會盡全力,豫備一個舒適的環境來讓他長大。孩子長大以後,更需要面對各樣艱苦的挑戰來成熟他的心智。缺少了苦難和挑戰的一生,充其量只是無聊的一生。樹上的果子,如何不成熟就落地,母腹裡的胎兒,如何未足月就掉胎,就是這種令人遺憾的景況。青澀的棄果,未成形的棄胎,猶如散落在陶匠工廠四周的破器殘陶,只等著收集廢棄物的垃圾車,將之聚集成包,銷毀在垃圾場中。神在我們一生中的帶領,就是要我們在神兒子的生命中長大,並且成熟豐富,為著承受神在祂永遠裡豫備的基業。

使徒行傳裡記載使徒保羅的蒙召,是為著主的名,也是為著福音。當亞拿尼亞在異象中聽見主對他說話,並要他去為保羅按手的時候,內心裡實在有許多顧忌和疑問,但主對他說:『你只管去,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君王並以色列子孫面前宣揚我的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九:15~16)今天也許在人面前提說主耶穌的名,並沒有那麼多的反對,但是在保羅的時候,宣揚主的名可說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他在每一個所到之城裏的宣揚,面對許多宗教狂熱份子,許多否認復活的激進份子,可以說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極盡所能的讓主的名被眾人聽聞。這個時候的保羅,把自己交在他所信託的主手上,經歷主要他承受的許多苦難。這些經歷的每一個苦難,都是可被珍惜的患難,因為使徒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書信裡提到說:『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哥林多後書一:4)一個服事主的僕人,如果缺少了患難中從神來的安慰,又有多少神的安慰可以服事給身邊的人呢?這種患難,保羅稱之為“基督的苦難”(哥林多後書一:5)。基督的苦難(或可稱之為“基督的苦楚”;和合本),滿溢到神的僕人身上,然後神的僕人從神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信了主的信徒從使徒身上得了安慰以後,也能叫他們忍受使徒們曾經受過的同樣苦難。(哥林多後書一:5~6)

我們絕不能認為說使徒是使徒,我們是我們。使徒蒙神揀選要受苦受難,我們可以在他們的經歷之外,避開苦難。不,這樣的思想對主不公平,對使徒不公平,對你自己也不公平。我們必須都豫備好,當時後來臨的時候,只要主願意,我們也願意經歷同樣的苦難。這對主來說,是極甜美的奉獻,主需要這樣的器皿。

信徒懼怕苦難,是因為不太確定這苦難到底是自找的,或者是神的懲罰。一件事是確定的,神只會管教祂所愛的,不會因為你做錯了事來審判你或懲罰你。如果離開神的面,沒有了保護,是容易招致仇敵的攻擊,但如果你愛神愛主耶穌,仍然會有苦難等著你。這種苦難,是你想都沒有想到的。也許你會認為這些苦難會發生在其他比較不愛主的弟兄姐妹身上,但不至於發生在你身上,那你就像約伯一樣,不太認識主的經綸。神對於每一件發生在信徒身上的事,擁有百分之百的主權,沒有一件事情臨到我們,是沒有經祂度量過,沒有經過祂允許的。主允許一些苦難臨及我們,是為著我們的成長。所謂“不死就不生,死了才能生”,就是這個意思。信徒必須嘗一點死亡患難的滋味,才能長出永遠生命的見證。有些苦難甚至是由仇敵發動的控告和攻擊,但這也是主允許的。

有那麼一天,神的眾子來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神問撒但說:『你從那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約伯記一:6~8)然後耶和華神和撒但提到祂的僕人約伯,撒但有了控告攻擊約伯的機會。約伯碰見的苦難是經過神在智慧裡的安排,為要將約伯帶進祂的顯現與同在裡。至終約伯可以在經歷上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定旨是不能攔阻的。』(約伯記四十二:2)又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四十二:5~6)看見神作為的人會產生真正的悔改,厭惡己到極致,並且真能擁有主顯現的同在。

聖經裏提到的“基督的苦難”,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在希伯來書第五章,有很好的發表:『基督在肉身的日子,強烈的哭號,流淚向那能救祂出死的,獻上祈禱和懇求,因祂的虔誠,就蒙了垂聽。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祂既得以成全,就對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來五:7~9)基督在肉身的日子,最大的苦難就是死。死在人的身上總是個不體面的羞恥。但是死亡又是從人身上的疾病發展出來的。各種疾病或多或少都帶著死亡的味道,所以人不喜歡生病,生了病以後很怕人知道,常常是“諱疾忌醫”。跟人談到病情的時候總是說得輕一點,為要在死亡的味道上噴點香水。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地上活著的時候面對死,是個相當難以負荷的重量。它攜帶著罪、肉體、歷世歷代以來所有罪人的過犯、舊造、律法的規條,和神的仇敵撒但等。所有這些宇宙中負面消極的事物,全壓在基督一人身上。於是在地上的基督,向著那位能救祂出死的父神強烈哭號,獻上祈禱和懇求。祂因著這苦難學了順從,就成為信徒救恩的根源。我們因著基督的順從,脫離了死和死的羞恥,得以進入復活,這是何等浩大且奇妙的恩典!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藉著苦難成為救恩的創始者,為要領著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來二:10)神在祂永遠的定旨與經綸裡,就是要完成這樣的事。當所有神的兒女都進了榮耀之後,神在祂新的創造中,就得著豐滿洋溢的彰顯。今天我們還沒有看見這件事的成就,但見地上有由信主的基督徒所建造的教會,是因為“基督的患難”仍有缺欠。(西一:24)教會中的弟兄姐妹同受苦難,是為著要在肉身上補滿這缺欠。當我們還在肉身裏活著的時候,得要接受神所賜給我們眾人的各種職分,為要完成神的話。這話就是:『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奧秘,但如今向祂的聖徒顯明了,神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秘的榮耀在外邦人中是何等的豐富,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西一:26~27)我們必須用全般的智慧,警戒各人,教導各人,好將各人在基督裡成熟的獻上。(西一:28)在這麼一個為著福音的患難上,我們不覺得羞恥,反而是滿有盼望,正如保羅弟兄在他即將跑完他在地上的賽程之前,寫給他屬靈的孩子提摩太的一封書信裡所提到的:『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守我所託付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阿們!

PCL 201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