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堅立和流逝》

《堅立和流逝》

山站著
就是一個故事
千萬年聳立
凝固成,不可抹滅的堅實

遠處,繫著一個夢
頂高了天
撐大了宇宙
飄忽,就更為遙遠
打開了牢門
碰著永恆
柔綿似錦
一條可有可無的邊界

近處,塞滿了兩個眼睛
一堵以堅實為磚頭
堆疊起來的牆
每一吋
都是一首無言的長詩
時光流成歲月
詩,就寫得更長

山泉湧流,成瀑
白幡瀅瀅,招魂
時光,旅人,飛鳥,奔獸
哭泣,成為絕響
一股奔騰成流的詩
往人多的方向流去
詩,就寫得更遠

蟬鳴,雀鳥啁啾
石頭縫裡
一群蝌蚪蠕鑽
吸上一口芬多精
淌成一個夏天
全都是因為
一座山,和一道瀑布

攝影:林慶元 弟兄


2017/08/01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風雲會》

《風雲會》

起風了
雲以風的形狀
把海浪吹上了天

這裡的風
不耐寂寞
把萬世的雄渾
全擠入了一個黃昏
漲成一張張的風帆
預備啟航

這裡的雲
不耐慵懶
把萬古以來的情懷
全湧上了天
氣宇軒昂
向天地發聲

岸邊的燈火
點上不可原諒的昏矇
拘禁蒼白的靈魂
將光影揉碎
愚昧就在夜中橫行

河邊盡是倒斃的屍體
模糊的面容
攪亂了世世代代的身影
市集中嘶聲吶喊
全凝縮成一臉的冷漠

夜深了
溫度也降低了
昏矇的火熄滅了
接近零度
絕對的零度

風從天上來
有絕對的能耐
雲自海上起
有絕對的高度

當雲碰上了風
就是一根頂上天的柱子
地上漸漸昏暗
風雲緩緩飄行
踏著的
是神的腳步

那睡不著的靈魂
在深夜中低聲吟嘆
天上就出現了星星
劃過天際
湧上一條銀色的彩帶

明日
在山頭的那一邊
等著一顆
明亮的晨星

2017/07/29


攝影:吾友 攝影家  陳炳  先生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耘山謎陽》

《耘山謎陽》

像一個謎
謎樣的山
謎樣的雲
尤其是那一輪
耘山落日
火紅地像個謎

是一絲悵惘嗎?
不,絕不
材火燒盡了
是餘灰
抹上一朵浮雲的餘暉
溫度仍然熾熱

明天清晨
一輪明月之後
仍是一顆升起的太陽
灼灼發光

只看得見夕陽
就只懂得一點死亡
若是看得見明晨的旭日
才真懂死亡

今日的生命
是活著
明日的生命
是復活
死亡
是進入復活的一道門

死亡
並不存在
存在的
是生命

如果生命不發動
那裡需要死亡
生命是主角
死亡是配角
配合著演出
為要展現復活

耘山的落日
掩著一抹浮雲
把整個山頭
映照得嫵媚

明日升起的旭陽
也同樣嫵媚
那是
耘山的旭彩

2017/07/27


攝影:好友 傅明雄 先生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瀑 布》

《瀑 布》

縱身一躍
便是千軍萬馬
流不盡的時光
載動數不盡的歲月
浪花裡
都是說不完的故事

牽萬縷光彩為絲
將陽光織成錦緞
幻化成影
濺水為瀑

流清澈透明為衫
攪溶所有的記憶
幻化成夢
湧辭成詩

這裡
睜起雙眼
將白天的夢
涮成浪花

夢裡濺起花浪
所有的故事
純潔得像塊白銀
絢爛得像頂上的陽光

若是觸動了歡笑
一襲襲潔白的舞群
飄逸如飛天的白鴿

若是觸動了眼淚
一顆顆剔透的鑽石
閃亮如夜空中的繁星

從天上
從地上
從山谷中
從河流中
從人心最深之處
奔流湧騰

縱身一躍
千軍萬馬
那是最美的浪花

2017/07/25


攝影:林慶元 弟兄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憶詩人 羅門》

《憶詩人 羅門》

一襲廿世紀的夾克
顛覆了台北

和平東路
仍屬於七十年代

發亮的眼神
熾熱如那日的太陽
眼睛尋找的
是一種語言
叫作詩

詩人若沒有詩
只會剩下孤獨

詩人
總想跟天地對話
與內心對話
越過看得見的
直抵看不見的

內心的容量
直與天地齊當
應該有一種人的語言
可以和天地一起共鳴
而他
就叫作詩

燈屋
是一個特小的宇宙
在裡面談詩
可以談出一個大宇宙

廿歲的心靈
面對一個燈屋裡的巨人
只能捧著一顆跳動的心
讓詩的語言
滲入身體中的每一個角落
連腳底下的指頭
都微微發顫
耳中有詩的風鈴
陣陣吹拂

一幅沒有形體的抽象畫
握在詩人手中
頓時鮮活跳躍

中間那抹噴發上湧的火紅
極盡全力舞動
舞出雲門般的
鮮紅強勁

一句句澎湃的詩
穿透廿歲的心靈
霎時
現代畫
不再空靈叛逆

走出燈屋
帶走一箱子的詩

台北的泰順街
一直走到和平東路
全都是詩

燈屋的主人
不是謬思
他是羅門

2017/07/24

攝影:網路

附註:

        大約四十多年前讀大學時,在台北師大旁的和平東路上走著,碰著一位身穿夾克,嘴邊帶著鬍鬚,看來跟街上的行人不太一樣的一位先生向我走來。他的頭髮烏黑,隨風飄著,直看著我。我回他一個微笑,就開始了一段街頭的對話。後來我們一起到了他的“燈屋”(那時我並不知道,這就是以後會那麼出名的地方)。詩人拿出一幅抽象畫,一談,就是一個下午。那天,詩人開啟了我對畫作的興趣,也對詩的語言產生了感覺。當時,我未曾寫過詩,現在也寫得不好。不過,我紀念羅門老師給了我一個下午,啟發一個平庸的年青人,帶他進入一個不一樣的國度。羅門老師已經離世了,就在今年年初。我常回想那一天下午的光景,想想年青時的羅門老師,讀他的詩。感謝他在我平凡的生命中,給了我一點生命的觸動。











《淡淡的夕彩》

《淡淡的夕彩》

逐漸靠近的暮色
將陽光拉成絲
一座繃緊的橋
拉緊一條回家的路

陽光拉得更細
拉成了煙
堅忍的橋
繃緊肌肉
以強韌的意志
將離鄉和歸鄉
拉得更緊
原來回家的路
並不那麼遙遠

歲月把時光拉成絲
拉得細細長長的
拉成雪白的髮絲
拉成臉上的皺紋
拉成身上鬆垮的斑點
一種成熟的刺青
不屬於年青人

記憶也可以拉成絲
千絲萬縷
總在喝醉了一觥殘月之後
滴淚如雨絲

飄逝了雨絲
回憶又是
一朵朵黃昏的雲
常在橋頭徘徊
把母親的面容
藏在淡淡的夕彩裡

拉一拉衣領
向著母親走去
一條歸鄉的路
竟是如此絢爛

2017/07/23


攝影:吾友  陳炳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