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苦難


  人的一生,是一個奇妙的旅程,這個旅程中,充滿了許多難言的苦難。苦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的掌握住我們自己所要走的路。如果我們真是我們自己的主人了,一生中的每一步路,每一個關口,每一個結局,都可以完全由自己規劃作主,那就沒有什麼苦難可言。因為一旦豫見了苦難的來臨,你可以隨時改變策略,選一條彎路,繞過那些令人不覺得舒服的事物,為自己保持住一種“永遠的幸福”。苦難之所以有能力,能在我們的一生中如影隨行亦步亦趨,那是因為我們都不是我們自己的主人。也許有人會懷疑說,那些腰纏萬貫,呼風喚雨的企業家,那些身躋廟堂,功勳顯赫的政治家,不都是與苦難完全絕緣的“天之驕子”嗎?不!我相信凡是神智清楚的人,沒有一個會認為他們完全與苦難隔絕,天天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人的一生中,是苦難,即便過得順順當當,總也還有一個“死亡”的關口,橫在每一個人的前面,等著每一個人,沒有例外。只要是“死亡”仍在,就沒有一個人能夠聲稱:『我是一個沒有苦難的人。』

苦難聯於死亡,沒有死亡,就沒有苦難。聖經上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羅馬書五:14)今天在地上作王的,是“死”。死作了王,因此地上有苦難。當創世記裡的那條古蛇,引誘人的始祖,吃下善惡知識樹的果子的那一刻,罪就藉著一人入了世界,因此人人必有一死,死也真作了王。

人一出生,就生在死的權勢底下。每過一次的生日,就少掉一整年的壽命。人過生日的時候,不應該唱“生日快樂”,而應該惋惜已逝去的一整年寶貴的歲月。時間的腳步不會為某個人停止,每天上床睡覺的時候,就是又失去了一整天的時刻,隔天一覺醒來,又是另一個即將飄逝的一天。人的一生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顯得萬般的無奈,這就是不折不扣的苦難啊。

苦難也是一種的承受和經歷,被經歷的苦難可稱之為“患難”。人可以有苦難,但並不一定能意識到苦難,只有當他開始意識到並經歷時,這苦難就成了患難。認識苦難需要有生命的智慧,經歷患難則需要有一種特別的恩典。廿世紀基本上是一個承平的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甫剛結束,地球上,除了一些大大小小局部的衝突之外,並沒有全世界性大規模的戰爭,許多地方快速的從大戰中復原,經濟活動逐漸復甦,人在地上的生活也富裕起來。由於近代先進科技之發展迅速,人變得有能力恣意地揮霍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電腦網路更提供了快捷的資金、資訊、以及各項先進商品的流通。這些藉著近代科技發展所產生的多元風貌,從根本上,改變了地上人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許多機會過著古代帝王般的生活,甚且比過去的帝王更為舒適講究。摩西時代的“百姓坐下喫喝,起來玩耍”(出埃及記卅二:6),與今天的光景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有誰能夠有點體會,這種恣意消耗地球上有限資源的揮霍行徑,不知道要帶給我們的子孫多少苦難和災禍。人類在愚蠢無知的布幔底下,不知禍端之將近。儘管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提出各種客觀的數據來警戒大眾,但是能嚴肅面對的人又有幾個呢?我們是活在患難與苦難之中,這些患難與苦難至終要帶來一個不可逆轉可怕的“大災難”。

人最主要的問題是在於不知道前面橫的是什麼?也不太意識到,所有看得見的豐富,終有用盡的一天。銀行裏的存款會有用完的時候,喫喝起來彈牙爽口的美食有喫光的時候,顯赫的名聲地位有褪色的時候,青春活潑的花樣年華有消逝的時候,甚至天和地也都有過去的時候(馬太福音廿四:35)。當這一切都逐漸的變舊消亡,人又如何能夠在天地之間安身立命。僅僅把握住短暫虛幻的幸福快樂,會使我們失去永世裏的平安和喜樂。人應該要好好的思考這樣的問題。

有一天主耶穌和祂的門徒,被邀請去赴婚筵,婚筵中酒用盡了(約翰福音二:3)。一個沒有酒的婚筵,是個令人尷尬的場面,所有的歡樂馬上停頓,所有的歌聲戛然而息。新郎與新娘面面相覤,受邀的賓客不知所措,一個令所有的禮服驟然失色的悲劇。這個時候,實在是需要一個神蹟,來轉變這種絕望的情況。正好,主在現場。我相信,主去參加那個迦拿的婚筵,不是為著婚筵中的喜慶和美食,而是為著顯出一個變水為酒的神蹟。主叫人把六口石缸都裝滿水,然後舀出來,要僕人送去給管筵席的。這從水缸裡舀出來的水,都變成了上好的酒,因此歡樂的婚筵可以繼續下去。約翰福音裡第二章的記載說,『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祂的榮耀來,祂的門徒就信入了祂。』(約翰福音二:11)。苦難、絕望、悲劇,是結束,是死亡,但若有了主,就是祝福,而且祝福中有主的榮耀,有信心的加添,這是神的恩典,將死亡轉成為生命。

經歷一點的苦難,是稍微嘗到一點死的滋味。死並不可怕,但是不認識死,這個權勢就顯得相當的恐怖嚇人,不可超越。除了死之外,在神所顯明的救恩裡,有一種啟示叫“復活”。可以說沒有復活,死就真作了王。但是在神兒子身上所顯明的復活,就叫死亡被超越了。復活擊敗了死亡,有了復活,死就不能作王。羅馬書裡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就信也必與祂同活,知道基督既從死人中復活,就不能再死,死也不再作主管轄祂了。』(羅馬書六:8~9)對於主來說,死是祂進入復活的一道門。

一般人的死,是沒有盼望,羞恥的死,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是為著要顯出復活榮耀的死。死的確是痛苦的。主上十字架前的那個晚上,魂裏極其憂傷(馬太福音廿六:38),祂在客西馬尼園裡向父神禱告:『我父阿,若是可能,就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廿六:39)。那天晚上,死的苦味充滿了主的整個人,主為著我們眾人的罪,品嚐死的每一個滋味,憂傷的感覺滲透了祂整個魂。主可以離開這個,只要祂願意。但是主卻順從了父神的旨意,喝下這死的苦杯,讚美主!

釘十字架的那天,有人經過了十字架底下,以輕蔑的言語褻瀆祂說:『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內建造起來的,救你自己罷!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馬太福音廿七:40)。那ㄧ天,從正午到午後三時,徧地都黑暗了。約在午後三時,主耶穌大聲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棄絕我?』(馬太福音廿七:46)。這三個小時的黑暗,似乎叫死亡的囂聲張狂,陰間得以大開其門,我們的救主又毫無保留的經歷了神的棄絕。但是,在主大聲呼喊,交出了祂的靈的同時,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就震動,磐石也崩裂。這是神的兒子,背負著所有人的罪,肉體,和舊造,在十字架上承受神一次的審判與痛擊。就像摩西在尋的曠野擊打磐石,流出水來解了以色列人的乾渴一樣(民數記廿:1~13),我們也都因為神一次的擊打,就從死的權勢中被拯救出來。只是摩西用仗擊打磐石兩次,不相信神的作為,不在以色列人面前尊耶和華為聖,因此不得進入神應許的迦南美地。只需一次的擊打,只需一次的審判,就叫我們能與神和好,並且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

主受死的那一天,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馬太福音廿七:52~53)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因為神兒子的死,已經衝破了死亡的拘禁,要把神在創世之前所揀選的器皿,帶進榮耀的復活裡。

人這短暫的一生,就是苦難,毫無例外。對於沒有信主的人,苦難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高牆,是宿命中永恆的歸宿。對於信主的人來說,苦難之後有拯救,死亡之後有復活,苦難乃是神兒子恩典的化身。經歷苦難叫我們成長,趨避苦難叫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童。所有神所用的僕人,都經歷相同的苦難,也經歷相同的恩典。我們可以很謙卑地說,所有的恩典和生命的彰顯,都得藉著苦難。沒有苦難,就顯不出生命的恩典。神兒子生命的恩典需要以苦難作為途徑,作為養分。安靜的生活,高薪的工作,舒適的房屋,耀眼的成就都不是恩典的展現。沒有一個真正認識主的人,在走過一段跟隨主的日子之後,還會認為一個平靜舒適的生活就是主的恩典!主可以給一些物質上的祝福,這些都不是罪,我們感謝著領受就是。但是真正的恩典,乃是要經過神的手來製作,才能顯現出來。看看約伯的經歷就可以知道,每一種的苦難和製作,都要叫我們更認識神自己,與主更親密。

剛出世的嬰孩,需要父母親隨時的照顧,父母親會盡全力,豫備一個舒適的環境來讓他長大。孩子長大以後,更需要面對各樣艱苦的挑戰來成熟他的心智。缺少了苦難和挑戰的一生,充其量只是無聊的一生。樹上的果子,如何不成熟就落地,母腹裡的胎兒,如何未足月就掉胎,就是這種令人遺憾的景況。青澀的棄果,未成形的棄胎,猶如散落在陶匠工廠四周的破器殘陶,只等著收集廢棄物的垃圾車,將之聚集成包,銷毀在垃圾場中。神在我們一生中的帶領,就是要我們在神兒子的生命中長大,並且成熟豐富,為著承受神在祂永遠裡豫備的基業。

使徒行傳裡記載使徒保羅的蒙召,是為著主的名,也是為著福音。當亞拿尼亞在異象中聽見主對他說話,並要他去為保羅按手的時候,內心裡實在有許多顧忌和疑問,但主對他說:『你只管去,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君王並以色列子孫面前宣揚我的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九:15~16)今天也許在人面前提說主耶穌的名,並沒有那麼多的反對,但是在保羅的時候,宣揚主的名可說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他在每一個所到之城裏的宣揚,面對許多宗教狂熱份子,許多否認復活的激進份子,可以說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極盡所能的讓主的名被眾人聽聞。這個時候的保羅,把自己交在他所信託的主手上,經歷主要他承受的許多苦難。這些經歷的每一個苦難,都是可被珍惜的患難,因為使徒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書信裡提到說:『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哥林多後書一:4)一個服事主的僕人,如果缺少了患難中從神來的安慰,又有多少神的安慰可以服事給身邊的人呢?這種患難,保羅稱之為“基督的苦難”(哥林多後書一:5)。基督的苦難(或可稱之為“基督的苦楚”;和合本),滿溢到神的僕人身上,然後神的僕人從神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信了主的信徒從使徒身上得了安慰以後,也能叫他們忍受使徒們曾經受過的同樣苦難。(哥林多後書一:5~6)

我們絕不能認為說使徒是使徒,我們是我們。使徒蒙神揀選要受苦受難,我們可以在他們的經歷之外,避開苦難。不,這樣的思想對主不公平,對使徒不公平,對你自己也不公平。我們必須都豫備好,當時後來臨的時候,只要主願意,我們也願意經歷同樣的苦難。這對主來說,是極甜美的奉獻,主需要這樣的器皿。

信徒懼怕苦難,是因為不太確定這苦難到底是自找的,或者是神的懲罰。一件事是確定的,神只會管教祂所愛的,不會因為你做錯了事來審判你或懲罰你。如果離開神的面,沒有了保護,是容易招致仇敵的攻擊,但如果你愛神愛主耶穌,仍然會有苦難等著你。這種苦難,是你想都沒有想到的。也許你會認為這些苦難會發生在其他比較不愛主的弟兄姐妹身上,但不至於發生在你身上,那你就像約伯一樣,不太認識主的經綸。神對於每一件發生在信徒身上的事,擁有百分之百的主權,沒有一件事情臨到我們,是沒有經祂度量過,沒有經過祂允許的。主允許一些苦難臨及我們,是為著我們的成長。所謂“不死就不生,死了才能生”,就是這個意思。信徒必須嘗一點死亡患難的滋味,才能長出永遠生命的見證。有些苦難甚至是由仇敵發動的控告和攻擊,但這也是主允許的。

有那麼一天,神的眾子來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神問撒但說:『你從那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約伯記一:6~8)然後耶和華神和撒但提到祂的僕人約伯,撒但有了控告攻擊約伯的機會。約伯碰見的苦難是經過神在智慧裡的安排,為要將約伯帶進祂的顯現與同在裡。至終約伯可以在經歷上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定旨是不能攔阻的。』(約伯記四十二:2)又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四十二:5~6)看見神作為的人會產生真正的悔改,厭惡己到極致,並且真能擁有主顯現的同在。

聖經裏提到的“基督的苦難”,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在希伯來書第五章,有很好的發表:『基督在肉身的日子,強烈的哭號,流淚向那能救祂出死的,獻上祈禱和懇求,因祂的虔誠,就蒙了垂聽。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祂既得以成全,就對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來五:7~9)基督在肉身的日子,最大的苦難就是死。死在人的身上總是個不體面的羞恥。但是死亡又是從人身上的疾病發展出來的。各種疾病或多或少都帶著死亡的味道,所以人不喜歡生病,生了病以後很怕人知道,常常是“諱疾忌醫”。跟人談到病情的時候總是說得輕一點,為要在死亡的味道上噴點香水。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地上活著的時候面對死,是個相當難以負荷的重量。它攜帶著罪、肉體、歷世歷代以來所有罪人的過犯、舊造、律法的規條,和神的仇敵撒但等。所有這些宇宙中負面消極的事物,全壓在基督一人身上。於是在地上的基督,向著那位能救祂出死的父神強烈哭號,獻上祈禱和懇求。祂因著這苦難學了順從,就成為信徒救恩的根源。我們因著基督的順從,脫離了死和死的羞恥,得以進入復活,這是何等浩大且奇妙的恩典!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藉著苦難成為救恩的創始者,為要領著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來二:10)神在祂永遠的定旨與經綸裡,就是要完成這樣的事。當所有神的兒女都進了榮耀之後,神在祂新的創造中,就得著豐滿洋溢的彰顯。今天我們還沒有看見這件事的成就,但見地上有由信主的基督徒所建造的教會,是因為“基督的患難”仍有缺欠。(西一:24)教會中的弟兄姐妹同受苦難,是為著要在肉身上補滿這缺欠。當我們還在肉身裏活著的時候,得要接受神所賜給我們眾人的各種職分,為要完成神的話。這話就是:『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奧秘,但如今向祂的聖徒顯明了,神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秘的榮耀在外邦人中是何等的豐富,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西一:26~27)我們必須用全般的智慧,警戒各人,教導各人,好將各人在基督裡成熟的獻上。(西一:28)在這麼一個為著福音的患難上,我們不覺得羞恥,反而是滿有盼望,正如保羅弟兄在他即將跑完他在地上的賽程之前,寫給他屬靈的孩子提摩太的一封書信裡所提到的:『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守我所託付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阿們!

PCL 2013031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