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起增長(一)


年初帶著家人在墾丁海邊的一家飯店吃早餐。那是一個明亮的早晨,陽光灑在湛藍的海水中,晃動著閃爍跳躍的光點,好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鑽石,陳列在細心地折疊過的藍色緞帶波浪中,等待著鑑賞家的眼睛。太陽距離地球有一億五千多公里之遙,從它表面上發射出來的炙熱光線,需要經過八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抵達地球表面。這些太陽光,經過了折射和反射,把許許多多太陽的影像定格在大大小小的水滴上,這就成了炫麗愉悅的光采,向著神,向著人展現出一種絕世的風華。

許多人有了錢以後,也生養出昂貴的鑑賞能力和慾望。他們在國內國外走訪許多知名高級的寶石精品店,仔細地用放大鏡檢視各種寶石的紋理和光彩,把他們認為最有價值,最具展現魅力的標的物購買下來。當他們掏出信用卡交在店員的手上時,心裡充滿歡喜,因為從這一刻開始,這顆(或這串)寶貴的石頭,就屬於個人的收藏了。寶石的物理化學特性非常穩定,它不受潮,不氧化,肯定是千年萬年永不褪色的收藏品。富有的人家裡可能有個無堅不摧的保險櫃,或者也可以到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銀行,這些地方都有著由其厚無比的鋼板建造起來的保險室。向他們租一個保險櫃,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刷了卡以後捧握在手心上的寶石,放進保險箱裡。自此以後,這些寶石常常居住的地方,就是黑漆漆,不見光日的狹小斗室,由堅實厚重的保險裝備無情地守護著。從外面看來,這些寶石在富貴人家的手上,都失去了光采,因為它們都被黑暗監禁了。偶而遇到一些“特殊場合”,才有了一丁點的機會,在貴婦高貴挺立的頸子上,或者纖細優美的指頭上“放風”,短短暫暫地喘息出動人的光采。

太少有人的心中存在著一種智慧,認識真正珍貴的寶石是不能被監禁的,它不可能被任何人監禁,因為沒有人有能力來監禁它。湛藍海浪上頭的寶石你能監禁嗎?它的價值超過你手上任何信用卡的額度,不管是頂級,皇家級,御用級,宇宙級,(無所不用其極‧‧‧銀行裡的無限創意)等等,都不夠用。但只要是你或我,存著一個孩童的心,都可以無限量地暢飲這湛藍海浪之寶石的萬千風采。

        飯店的落地窗帶進來的,不僅是整片耀眼的海,還有迎著風吹動,高聳椰子樹的樹影,和來來去去晃動的人影。這些在飯店外頭活動的人,看起來都比坐在飯店裡頭吃早餐的人更顯得朝氣篷勃。一月初的週三,是上班上學的日子。除了退休和出差開會的人以外,大家應該還是照著日常的生活作息,來回在職場和家裡奔走。能夠在早春的非上班時間,悠悠閒閒地坐在墾丁臨著海的飯店,吃上一口早餐的人並不太多。放眼望去,飯店裡的客人年紀偏高。大部分都是操忙了大半輩子之後,享受退休生活的人。退休的人身上總有點兒年紀,年紀加上豐富的人生閱歷,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自傳。然而飯店裡的客人,看來並不快樂,他們大多沉默著低下頭來看著盤內的食物,一口接著一口地吃,把吃早餐當成早上起了床以後,必須要進行的功課。窗外的海,浪花上激情的寶石,早春的微風,風中飄動的樹影,一點兒也闖不進那逐漸老化並且失去了顏色的眼眸。

在我的右前方,有一對年紀更為老邁的夫婦,一同坐著吃早餐。也許兒女都忙著事業,或者是待在需要飛機才能連繫起來的遙遠國度,努力地經營他們自己的生活。這一對夫婦坐在一個靠窗的座位,也正努力地吞嚥著眼前的食物。老先生的背有點兒駝,在這個不算太寒冷的早晨,穿著一件淺灰色夾克,嘴裡緩慢地嚼動,然後又小心地吞嚥。這是個每天早上都得進行的儀式,把一段帶著海之味道的早晨消耗在煎蛋,培根和吐司麵包上。老太太則坐在先生的對面,她顯然已經提早完成了吃早餐的儀式,用她一雙沒有笑容的眼睛,沉默地望著餐桌旁一塊披著影子的地板,等著他吃完最後一口麵包,然後拿起餐巾紙來擦拭自己的嘴巴。

        生命的活力顯現在年輕朋友的身上,生命的成熟,應該可以在年長的人身上看得見。無奈乎!我們經常在年老的人身上讀出無奈與灰白,這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我最害怕一生的歲月虛度,年老時只剩下空虛和無奈。人一生這樣的過法,無疑是一齣逃不開的悲劇。年少時輕擲歲月,年老時無語問蒼天,生命不應該只是這般悽慘無望的結局。

年歲的增長,不見得就是“身量”(stature)的增長。許多人是有個四、五十歲的個頭,但卻僅擁有一個七、八歲不成熟的心智。看看政客間,彼此的互相攻擊和爭名奪利,不就是很好的寫照嗎?許多事業成功的企業主,也是一般的光景。他們的嘴吹噓自己的成就,寫出自傳,寫出“成功術”,寫出無以名之的驕傲,卻少了那一份應有的成熟和“身量”。年輕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以熱情擁抱追求心怡的偶像之際,應該停下來思量思量,這樣作是否值得?畢竟在不太遠的將來,牙齒會鬆動,眼睛會老花,無情的皺紋會爬上原先細白鮮嫩的肌膚。許多媒體上的帥哥玉女,沒有一個能敵檔得了歲月的侵襲。再多的拉皮,再仔細精心地保養,總脫不掉“老”的咒詛。人的一生需要注意生命的成長,長出一種的身量,長出一種的成熟。

約翰福音第一章裡提到太初就有的“道”成了肉身,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約翰福音一:114)。神的靈進入童女馬利亞的腹中,馬利亞還懷胎足月,生下了一個聖別的嬰孩,並按著天使的吩咐,將祂取名為“耶穌”。在滿了潔淨的日子裡,嬰孩耶穌按著摩西律法,,由父母親帶到聖殿去獻祭。他們獻上的,乃是一對斑鳩或兩隻雛鴿(路加福音二:21~22),顯然約瑟的家境不是那麼富裕。我們的救主耶穌,就生在這麼一個不怎麼富裕的木匠家裡。

從襁褓中的嬰孩,要長成一個成熟的個體,需要經過孩童期,青少年期和成熟期的各個階段。我們主的成長,並沒有一個脫離自然律,令人吃驚的特別過程。祂的成長完全跟我們一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滋味,主也嚐過,祂和我們沒有任何不同。希伯來書裡說:『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照樣親自有份於血肉之體,為要藉著死,廢除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希伯來書二:14)主如果沒有經過“血肉之體”的成長,就和我們不同。父神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的作法,就是讓主經過血肉之體”的成長。主在祂的成長中能經歷和我們同樣的經歷,這是頂稀奇的一件事。但是聖經裡有關於主成長的詳細過程着墨不多,只有在路加福音第二章裡頭,給我們開了兩個小小的窗戶。這兩個小小的窗戶,是第四十節和第五十二節的兩處經文,其間又插入了一段主十二歲的時候到耶路撒冷去,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的記載。(路加福音二:41~51)照著人的想法來說,主既然是獨一的真神來到地上成為一個人,就沒有“問”的必要,因為祂是神穿上人的肉身,理應知曉所有的奧秘。這樣的一位救主來到了聖殿,應該開堂講課,解疑釋惑,為什麼還得左聽右問地,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的確,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坐在教師中間聽聽問問,是一幅溫馨生動的圖畫,但是,祂是主啊!一個年僅十二歲的救主‧‧‧,太太奇妙了。

讀經就是這樣,常常有匪夷所思的內容深深觸動著我們的心和靈。神來成為一個人,仍然需要按著祂所定規的律來成長。神的創造藉著說出話來就行,但要長成一個成熟的個體,則需要按著神的律,在時間裡慢慢地成形。我們主的整個成長過程和我們完全一樣,或者說我們的成長和神來長成一個人完完全全是一樣的。這實在是太奧秘,太奇妙了!讚美神!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