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尚書》的《皋陶謨》(I)
距離今天大約四千多年前,有一個對話的場景出現在《尚書》的《皋陶謨》裏。參加這一場對話的,是舜帝、禹和一位名稱為皋陶(音讀“遙”)的人。能和帝王級的人物對話,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他曾被舜帝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司法官。在堯舜禹的時期裏,皋陶是一位忠心耿直的人,大約也是因著他的德行超越,因此就出現在這場對話裏。這三個人間有趣的對話,被詳細地記載下來。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這一段文字的原始素材,應該經過了甲骨文的階段。
“謨”這個字在《說文解字》裏被解釋成為“謀”,所以《皋陶謨》裏這一段的記載,乃是記錄舜帝、禹和皋陶在一起謀議國家大事的文字。這一場四千多年前的對話,非常在意一個字,就是“德”。在甲骨文的字形中,“德”這個字,是由“直”和“獲取”組成。所有的討論,起自一個“德”字,要目光正而不邪,擁德而行。
皋陶的第一句話是:『允迪厥德,謨明弼諧。』意思是:『在上位的君主如果真能依照道德行事,必定能擘劃出高明的謀略,而且四周輔助政工之群臣也必能和諧地相處。』原來短短的八個字,用白話文寫出來,是寫了長一些,但也更清楚了。我們可以體會當初書寫工具不方便,用字遣詞需要精簡,但稀奇的是,即使距離今天四千多年了,我們仍然可以適切地掌握其含意,這中國文字的連續性和豐富表達實在叫人驚嘆。底下附上一頁讀《皋陶謨》時寫的筆記。
歷史上對於堯舜禪讓的說法,也曾有過許多質疑。戰國時期荀子的《正論》上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韓非子的《說疑》記載:『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晉朝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說:『昔堯德衰,為舜所囚,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這些負面材料的出現,距離堯舜的日子也應該有兩千年之久,我們無法得知這些說法的根據是甚麼?當孔子編纂《尚書》之際,也許沒有看過這些負面資訊的原始素材,也許看過,但因著某些原因沒有採納。無論是甚麼原因,《尚書》所呈現出來的訊息非常正面。從人的角度看來,荀子、韓非子之說也許很有可能,但也不能就此論斷堯舜禹之間的禪讓過程沒真實地發生過。我們就把這些疑問交給未知吧!但就《尚書》內容中的探討,我們應該可以體會,華夏文明意識的發展,有個相當正面的開始,就出於一個“德”字。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