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詩人 羅門》
一襲廿世紀的夾克
顛覆了台北
和平東路
仍屬於七十年代
發亮的眼神
熾熱如那日的太陽
眼睛尋找的
是一種語言
叫作詩
詩人若沒有詩
只會剩下孤獨
詩人
總想跟天地對話
與內心對話
越過看得見的
直抵看不見的
內心的容量
直與天地齊當
應該有一種人的語言
可以和天地一起共鳴
而他
就叫作詩
燈屋
是一個特小的宇宙
在裡面談詩
可以談出一個大宇宙
廿歲的心靈
面對一個燈屋裡的巨人
只能捧著一顆跳動的心
讓詩的語言
滲入身體中的每一個角落
連腳底下的指頭
都微微發顫
耳中有詩的風鈴
陣陣吹拂
一幅沒有形體的抽象畫
握在詩人手中
頓時鮮活跳躍
中間那抹噴發上湧的火紅
極盡全力舞動
舞出雲門般的
鮮紅強勁
一句句澎湃的詩
穿透廿歲的心靈
霎時
現代畫
不再空靈叛逆
走出燈屋
帶走一箱子的詩
台北的泰順街
一直走到和平東路
全都是詩
燈屋的主人
不是謬思
他是羅門
攝影:網路
附註:
大約四十多年前讀大學時,在台北師大旁的和平東路上走著,碰著一位身穿夾克,嘴邊帶著鬍鬚,看來跟街上的行人不太一樣的一位先生向我走來。他的頭髮烏黑,隨風飄著,直看著我。我回他一個微笑,就開始了一段街頭的對話。後來我們一起到了他的“燈屋”(那時我並不知道,這就是以後會那麼出名的地方)。詩人拿出一幅抽象畫,一談,就是一個下午。那天,詩人開啟了我對畫作的興趣,也對詩的語言產生了感覺。當時,我未曾寫過詩,現在也寫得不好。不過,我紀念羅門老師給了我一個下午,啟發一個平庸的年青人,帶他進入一個不一樣的國度。羅門老師已經離世了,就在今年年初。我常回想那一天下午的光景,想想年青時的羅門老師,讀他的詩。感謝他在我平凡的生命中,給了我一點生命的觸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