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巨磐流水的沉思》

 《巨磐流水的沉思》


巨磐細水千萬載

古往今來南柯夢

刹影秒飛一瞬間

幻成學子沉思樣


<><><><><><><><><><>


巨石磐影

深坐歲月

忘情於悲歡離合


細水漫流

湧入未知

串起點點星辰


倏忽鎖住一片悠然

恍似是個夢

幻影謎樣

坐化天地之間

唅英咀華


智慧有個度量

不可言

不可說

也不可測

在心中流淌


光陰碎成一片燦爛

於石縫中穿梭

不知是追著過去

或者是飛向未來


總有尋找夢境的人

將碎片拼湊起來

滔滔不絕

說個無人能懂的故事


2025/03/08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聖經和禱告》

 《聖經和禱告》

如果說地上有一本書,一生中必須至少讀過一遍,那一定是“聖經”。許多愛讀聖經的人,會不斷捧著誦讀。愈讀愈深刻,愈讀愈愛不釋手,甚至忘了讀過的次數。


今天每一個人都聽見聖經這一本奇書。這書的成書過程奇特,年代久遠,作者群跨越數千年,而且內容清晰動人,不帶一絲一毫晦澀難懂的古典氣息。在中國文化中,足堪與聖經比擬的著作中,唯有“尚書”可以算的上。聖經中的文字流暢易懂,不似尚書中的文字,詰屈聱牙,得依賴著文學工作者來作專業解疑。


小時候就喜歡讀國語日報上的小文章。曾經讀到過一篇小故事,說到有一位祖母為小孫女讀聖經的故事,心裡很喜歡。這個小女孩,在家中翻出了奶奶珍藏的聖經,偷偷地自己翻讀,被奶奶發現了。奶奶不僅沒有責備她,反倒很開心地為小孫女讀起經來。自那之後,聖經就變成了她的床邊故事。這篇小文章,啟動了我對於聖經內容的興趣,但是我卻無法讀經,因為家裡沒有一本聖經,我只能從其他的讀物上,多多少少的讀一些。

這小小的經歷,使得我會對身邊的基督徒,產生好奇,並且會不經意地注意著身邊任何有關耶穌的事情。我注意到母親讀過教會學校,也曾去過台南的衛理堂。小學有一位口齒清晰的同班同學,曾經在班會裡,清楚的告訴我們,他是基督徒。我今天仍舊記得他的樣子。他的成績很好,後來當了醫生。


我想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只不過沒有注意回想,就把這記憶深深的埋入了心裡。


信仰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許多人都聽過主耶穌的事情,聽過十字架的故事,聽過祂神奇的復活,以及祂在地上和群眾所說的一些話。學校裡的老師,會把主耶穌的事情,講成一種博愛,並且把主的話,拿來和孔子的話作一個比較。所以從小我們就認為耶穌的博愛精神與孔子的教導同源,一個屬於西方,一個屬於東方。


三十二歲那年,一位好友帶我禱告,在經歷一種釋放和深處的平安之後,就馬上找到一本聖經,手不釋卷的讀了起來。聖經上的每一句話,都帶著亮光和啟示,是以前讀小說或其他書籍,都沒有過的感覺。內心深處,似乎有一種迴響,不斷的在身體內流動。聖經上所記載的一些神蹟奇事,不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確定發生過的事。整個宇宙,完全向我打開。雖然我看不見未來的事,但面對未來,不會猜測驚慌,心裡深處有種說不出來的篤定。這些感覺,在禱告之前從未有過,禱告之後,生命的經歷就變得自然了。


受浸得救之後,經過弟兄們的引領和教導,我才知道向主禱告接受了福音,就得到了主的靈,住在我裡面,一步一步的帶領著往前。聖經上的話,因此變得透亮真實,絲毫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聖經改變了我整個人,改變了我許多的口味和對於生命的認識。這一切都是由向主禱告開始。認識神,認識主耶穌的唯一方式,是藉著禱告。


主耶穌祝福所有的朋友和弟兄姐妹


2025/2/2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寒風凍雪燦夜星》

 《寒風凍雪燦夜星》


北方吹來的寒風

緊緊抓獲一個冰冷的季節

蒼茫一片

蕭颯於松枝之上


微微顫顫

扯落一片深秋殘葉

就此宣告冬的主權


雪白的王冠

凝視冰枝凍條

冷峻得高不可攀

將一座山

擁入萬里雲霧中


燃燃紅暈

由火炭中升起

在寒冬的底部加熱

蒸發一點溫情詩語

慰問蟄伏而眠的靈魂


用小小的眼睛

望向北方

用小小的耳朵

聆聽北風


冰脆的音符

調整心情的溫度

北方的極光

在冰雪中飛舞


白皚雪茫中

藏有一系列史詩

壯麗寬闊

傾訴無名英雄的事蹟

不曾有人聽過

將來也不會有人傳頌


時間是一種降溫的物質

將史詩的激情

降至冰點


時間也是一種最佳溶劑

將帝王將相

全都融成百姓


圖書館內

累牘連篇

史冊上的書頁

如秋葉般發黃

遠古的萬種風情

化成難懂的字符

由有心人

探索解讀


燕子從遠方天際出現

帶回一點春的訊息


寒夜中的松枝

微微顫顫

指向北方清亮的一顆星

不動如山


星光閃閃爍爍

蒸熱冰雪寒風中的一點水氣


召喚出

另一個期待中的春暖花開


2015/02/01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悲情中的城市》

 《悲情中的城市》


模糊且褪了顏色的記憶

躲在過去的一個角落

仍舊凝視沉思


被刻意塵封的歷史

恫嚇住青春

瞬間已是人事全非


驚懼的眼神

在灰白的髮絲之下

癡望著歲月

蒼白無力


緊閉上的嘴唇

將鐵窗鑄造得更為密實

透不出半點口風


倖存的

仍舊沉痛

被刻意屠戮的

只能用鮮血

刻印歷史的傷痕


痛的感覺

留在子孫身上

揭不開的疙瘩

只能期待時間的遺忘


城市中的悲情

孕育世代的憤怒

被刻意抹去的記憶

在無知中成長


兩股激情

勢不兩立

各自據守一方

色彩分明

互相衝擊


激烈的漩渦碰撞著

將福爾摩沙

攪蕩成殺戳戰場


那是歷史偉人

最懼怕的死亡

也是風雨飄搖的海島

不能承受的重量


逝去的靈魂

被端上祭壇

城市的悲情

被潑灑成祭酒


當這個世紀的故事

被寫成書頁

愛恨情仇

定格成一張黑白照

在時間的流中

逐漸變黃


2025/01/20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垂掛中的歲月》

 《垂掛中的歲月》


垂掛  從上面來的觸鬚

未曾親吻地上的土泥

飄盪在冬寒的微風中

作著土泥的夢


渴望觸聞那一抹清新

是小時候翻過的土香

挖出土豆和花生

還有長著觸鬚的蟋蟀

叫響一整個春天


正月時刻

真叫人困惑

有盼望  有遲疑

枝頭上的花蕊

記憶著去年飄落的花瓣


昨夜的夢靨

應該在寒風暴雪中凍僵了


如同過氣的明星

洗盡萬紫千華

屈身於輪椅中

向過去說聲再見

鬆弛畫滿皺紋的面龐

藏著一份雍容華麗

那是一份尊貴的面容

不由得歲月帶走


柔枝抽出嫩葉

細翠逐漸塗綠

北方的秋風

吹黃了一整棵樹

就唱出一首成熟的歌

巧然飄落如星

以最優雅的姿態

輕吻著土香


垂鬚冉冉  柔條迎春

透著些許光影

驅趕暗中魅影

那是開春季節

最不需要的威嚇


春天住那裡去

土泥最芬芳

那兒有藍色的天空

和飛翔的白雲

罩蓋住最燦爛的枝芽


向去年說聲再見

提上一籃生命的花朵

走向那座高大巍峨的青峰


2025/01/15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記念一位在以色捐軀的弟兄》

 Aviel Joseph Weissman 弟兄


我雖不認識你

但因著交通

我在你離世後認識了你


耶和華神認識你

祂在創世之前

就揀選了你

叫你成為以色列人

更是成為召會中的

真以色列人


以色列對我而言

是一個遥遠的國度

但又那麼熟悉


那裡有神的應許

和神的工作

你們在那裡的爭戰

是為著神的榮耀

與那能殺身體的爭戰

但卻不能殺靈魂


父神暫時收取了弟兄的靈魂

但必要賜給你一個復活的身體

被神的榮耀充滿

也被神的榮耀覆蓋


我們都在這永生的盼望中活著

只不過弟兄你先看見了主

真羨慕你


神應許之地

滿了烽火硝煙

暫時遮蓋住神的榮耀

敵人殘酷的炮火鋼彈

肆虐於迦南美地

這該是仇敵最後的掙扎

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當弟兄挺著機槍走進敵人的陣地時

你不僅是為國爭戰而捐軀

而是父神為著祂的榮耀

先將你收割了


弟兄的離世

本該是叫人扯痛心肺

痛苦萬分的時刻


但在父神手上的被提

又滿了恩典與祝福


弟兄

你在烽火戰場上的那一張照片

滿帶著喜樂的微笑

該是弟兄見到主的模樣

甚至笑得更開心


我們讚美主

讓弟兄在安息中得安息


盼望著在主面前的交通與擁抱


阿們!!


2025/01/14



>>>>>>>>>>>>>>>>>>>>


To Our Dear Brother Aviel Joseph Weissman


💧Although I didn’t know you in the past

But through the fellowship of life

I met you after you’re going to be with the Lord


💧Jehovah God knows you well

You were chosen even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And He makes you an Israelite

Then became the true Israelite


💧There is a kingdom so far away

But so familiar and so intimate

We share the same pasture and promise

He is not the God of suffering

But the God of love‏ and peace


💧There are God’s promises

You walked with God

Your battle there fiercely indeed

But it is for the glory of God

Fighting against the one who can kill the body

But can never destroy the soul


💧God the Father temporarily rapture your soul

But a resurrected body will surely be promised

Be filled with the glory of God

Also covered with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your portion

And it will be ours too


💧To me

We all live in this hope of eternal life

But brother, you saw the Lord first

I really envy you


💧God’s Promised Land

Full of war smoke

Temporarily covering the glory of God

The enemy’s brutal artillery fire and steel bullets

Raining the land of Canaan

This should be the enemy’s last struggle

Its time is running out


💧Walking into the enemy's position with a machine gun

You not only gave away your body for your country

But God the Father harvest you first for His glory


💧Brother’s sudden farewell 

Is supposed to be heart-wrenching

A painful moment for deep mourning


💧But the rapture is in the hands of God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blessings

He harvests the first fruit without hesitation


💧Brother

That photo of you on the Beacon Battlefield

Smiling with joy

This should be your appearance when you see the Lord

Even smile wider


💧We praise the Lord

Be at rest in all rest


💧Looking forward to fellowship and embrace before the Lord


     Amen!!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中吉烏鐵路的合約》

 《中吉烏鐵路的合約》

最近看見賴岳謙教授的一段影片,評論到中國政府與吉爾吉斯斯坦政府簽訂了一個建造中吉烏鐵路合約,並在十二月二十七日準時開工的新聞,心中有些感觸,因此寫下這一篇短文,作為個人的反思。

賴岳謙教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學者,常上一些談話性的節目,受到海峽兩岸許多觀眾的喜愛,我也常看他的評論,覺得賴教授的思路清晰,且具有專業的訓練,是一位可尊敬的學者。

賴教授在評論中提到了這個合約的成形,也稍微描述一下這一條鐵路對於地緣政治的影響。

中吉烏鐵路總長523公里,在中國境內長213公里,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長260公里,而在烏茲別克斯坦則大約是50公里。這一條鐵路連接中國、中東、中亞等地區,可以成為通往歐洲的一條通道,大大節省貨運、觀光、商業等活動的輸運成本,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節點。

凡是講到所謂的“戰略”,就隱含了衝突的概念。衝突可以是軍事的,可以是商業和經濟利益上的,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文化思想方面的。所有談到政治和經濟上的事務,都得考慮到“戰略”。而戰略方面的考慮,總是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而不太會關心到對方的利益。所以戰略的概念,在利益上是有侷限性的。

在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上,我們有太多的不同。我們可以容許這些不同的存在。除非這些的不同可能引起一些衝突,我們都應該給予真正的尊重,畢竟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大家追求的目標。當衝突有可能發生時,坐下來理性地討論,尋求彼此都可以解決的方案,才是文明人該作的事。我們有誰能自誇自己的優越,而藐視其他人的想法呢?

軍事衝突是最不必要的想法。當人與人的接觸和溝通愈來愈頻繁,空間上的距離愈來愈不是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觀念和作法應該是愈來愈文明。當我們人性的空間愈來愈開闊,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才有永續的可能。

如果把整個人類看成命運共同體,“大一統”的概念是合適的嗎?賴教授提到春秋戰國時候的歷史,將之視為國家的分裂,也是走向衰敗的原因,而將漢唐的盛世,歸諸為大一統的結果。漢唐盛世的出現,有不太一樣的條件,但都是由分裂走向統一,並且有了強大的國力。許多讀歷史的人,會因著國力的強大而感到驕傲,但是如果將我們放到漢武帝的年代,我們願意去嗎?匈奴人被視為中華民族的仇敵,但是如果在那個年代,人毫無選擇地成為匈奴人,那是何等的一種情況?漢人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北方民族沒有,只有搶奪。當然以武力搶奪是野蠻行為,但是無意識的霸佔自然資源而不分享,是真正的文明嗎?

美國總統當選人的競選口號是“美國再次強大”,中國的習近平主席講的是“一帶一路”和“東升西降”。這些口號都是政治口號,對於人類社會的進程和每個人的生活福祉,沒有任何的幫助。有人因著這些口號的實行獲得利益,也有些人因著這些口號,活得更辛苦。

如果把中吉烏鐵路的興建,視為“劃時代的革命”,或者視為某個歷史進程的分水嶺,這是有待商榷的。地上每個霸權,都在尋求各種可能的航道。北極圈的融冰,可以產生更多可能影響歷史進程的可能。這也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先生想從丹麥手中搶奪格陵蘭島的原因。另外川普先生也想奪回對巴拿馬群島的控制權。當然這些事還沒有發生,而中吉烏鐵路也已經談好要開工了,但是基於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況和歐美國家反中浪潮的席捲之下,能不能如期完工,則仍是未定之天。

大一統的利弊與否,與政體和意識形態有關。我相信大部分人不願意統一在一個獨裁的政體之下。每個人心中都盼望自由,且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在廿一世紀談大中華主義或者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都是蔑視其他民族國家之利益的說法。

也許全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追求,是太理想化了,但是慢慢地理性探討各種可能,不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嗎?

2024/12/30